数智化转型是档案工作顺应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发展大势,有效对接并纳入数字中国、智慧社会、“数据要素×”、“人工智能+”等重大国家战略,迈进更加美好“数字未来”的必由之路。它以档案资源数据化、档案管理智能化与档案服务智慧化为特征,以释放档案数据要素价值潜能、满足档案用户多元需求为目标,强调数据要素赋能和信息技术赋能,强调档案管理与服务范式的更新。
推进档案工作数智化转型,要以理念更新为先导。档案数智化的核心在于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,对档案工作的理念、模式、流程进行系统性、革命性重塑。要树立“大档案观”,突破传统档案管理边界局限,将管理范围从实体档案拓展到数字空间,将管理对象从传统卷件深入到数据知识,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全新档案管理体系。要全面吸纳数据、信息、知识、智慧管理相关领域最新理论成果和先进经验,探索建立档案工作从数据到智慧的完整理论与实践路径,推动实现档案价值跃迁。
推进档案工作数智化转型,要以规划制度为基础。加强统筹规划和架构设计,明确数智化转型的思路、路径和方法,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,确保转型有序推进。积极将档案数智化发展纳入国家、地区和行业布局和规划,谋划推进一批支撑档案数智化转型的重大项目。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,加强具有引导性、前瞻性的档案科研项目研究,加快出台数字档案备份、档案数据管理、智慧档案建设、人工智能应用、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信息化制度规范。
推进档案工作数智化转型,要以资源建设为重心。规范数字档案管理,加快推进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和移交进馆,加大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力度,为构建数字档案资源体系打好基础。深化档案数据治理工作,广泛开展文字识别和语音识别,推进档案数据化处理,推广数据标签应用,全方位提升档案数据质量。统筹开展档案主题库、专题库、知识库、语料库等建设,建立健全重点人物、重要事件、重大活动档案目录数据共享机制,加快构建高质量档案数据底座。
推进档案工作数智化转型,要以技术推广应用为关键。探索推进数字档案管理、档案数据治理、智慧档案建设等梯次发展路径,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评估、数字档案馆室认定、档案数据治理开发、智慧档案馆室建设等档案信息化业务矩阵。加快推动业务与技术融合,积极推进档案整理著录、数据清洗、脱敏脱密、保管保护、开放审核、编研开发、检索利用等领域新技术应用,推动AI技术与档案核心业务深度融合,加大智慧档案场景建设力度,努力为数智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。
推进档案工作数智化转型,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。针对当前档案数字基础设施规模小、发展慢、分布散的现状,积极融入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,探索推进区域和行业档案资源平台、服务平台、业务监督指导平台和算力中心建设,以“三平台一中心”整体提升档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。推进数字档案备份中心建设,构建以国家级档案馆为核心、部分省级档案馆为节点的备份网络,建立完善的档案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和安全管理的体系架构。
“十四五”规划圆满收官,“十五五”规划箭在弦上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必须抢抓数字化发展新机遇,积极推进档案数智化转型,加快推动档案事业深度融入数字中国建设宏大格局,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档案事业的新篇章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档案》2025年第11期
作 者:丁德胜
作者单位:国家档案局
